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21 浏览次数:29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理量中,既属于矢量,其单位又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重力 B . 质量 C . 位移 D . 时间
  • 2. 嫦娥四号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变化是(   )
    A . 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 . 重力变大,质量变大 C . 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 . 重力变大,质量不变
  • 3. 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慈溪驾车出发到宁波,行驶路线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则这三位旅行者中(   )

    A . 甲的路程最小 B . 丙的位移最大 C . 三者位移相同 D . 三者路程相同
  • 4. (2017高二上·扬州期末) 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 .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 .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 5. (2017高一上·定州期末)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 6.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B .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C .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的大小为3 m/s D .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 7. (2017高二下·宿迁会考)

    春节期间人们放飞孔明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如图所示,孔明灯在竖直Oy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在水平Ox方向做匀速运动,孔明灯的运动轨迹可能为(  )

    A . 直线OA B . 直线OB C . 曲线OC D . 曲线OD
  • 8. (2018高一下·温州期末) 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德劳因突出重围,以2米38的成绩夺冠。 则(   )

    A . 德劳因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 B . 德劳因在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 德劳因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 . 德劳因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 9.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合力总是指向地心 B .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C .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 . 物体对地面压力的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总是相同
  • 10. 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如图所示,假设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转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距离笔杆O点距离越远的点,角速度越小 B . 距离笔杆O点距离越远的点,线速度越小 C . 距离笔杆O点距离越远的点,角速度越大 D . 距离笔杆O点距离不同的点,角速度相同
  • 11. (2016高一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图甲为阶梯电梯,图乙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

    A .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 .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 .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 D .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相同
  • 12. (2017高二下·扬州会考)

    各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如图所示,假设图中各行星只受太阳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 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小 B .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 C .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角速度越小 D . 各行星运行的角速度相同
  • 13. (2018高一下·温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 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 . 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 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 14.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用50g的黑板擦擦黑板。已知黑板擦对黑板的正压力为8N,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则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 0.2N B . 3.2N C . 2N D . 32N
  • 15. 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中的“天宫一号”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另端系一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将此装置带回地球,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则在竖直平面内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B . 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C . 细绳L足够长小球才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D . 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不一定要大于等于
  • 16. 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为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

    A . 同时抛出,且v1<v2 B . 甲后抛出,且v1>v2 C . 甲先抛出,且v1>v2 D . 甲先抛出,且v1<v2
  • 17. 据报道,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预计在2019年服役。假设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舰载飞机质量为m=104kg,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动力为F=7×104N,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2倍,当飞机的速度大小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g取10m/s2 , 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则下列法中正确的是(   )

    A .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大小为104N B .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7m/s2 C . 若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至少具有大小为30m/s的初速度 D . 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为使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大小至少应为20m/s
二、多选题
  • 18. 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
    A . 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 B .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 . 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D . 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三、解答题
  • 19. 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离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 ,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 (1) 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1 , 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
    2. (2) 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 (3) 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四、实验题
  • 20.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图乙中的(填“F”或“F′”)一定和OA共线
    3. (3)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成一定倾角 D . 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 (4) 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其读数为N
    5. (5)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 21. 如图所示:

    1. (1) 关于图1所示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运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B . 运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C . 运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D . 该装置中的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学生电源的低压交流档 E . 该装置中的木板要尽可能光滑,否则做以上三个实验均需平衡摩擦力
    2. (2) 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纸带的数据可以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4. (4)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如图3的a-F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 .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五、解答题
  • 22.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P是质量为200g的金属球,固定在一根细长钢性的金属丝下端,当无风时金属球自然竖直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刻度盘上的角度就能反映出风力的大小。若某一时刻风从图示的水平方向吹向金属球P时,金属丝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30°而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 则:

    1. (1) 此时风力和金属丝拉力分别有多大?
    2. (2) 有人说:“若角度变为2θ,则风力也变为原来的2倍”,你认为这个结论对不对?为什么?
  • 23. 如图所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若重物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2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恰好到达高层建筑平台时速度为零。假定高层建筑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H=36m,重物经过10s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v,从地面到达高层建筑平台仅用时间28s。求:

    1. (1) 匀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a1及上升高度h。
    2. (2) 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重物对缆绳的拉力。
    3. (3) 重物匀速运动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