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19-03-23 浏览次数:3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2017七上·龙湾期中) 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温度计读数 C . 滴加液体 D . 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
  • 2.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 . 物体从地球被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 .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 . 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灯丝通电后变色     ②面包发霉     ③冰棍表面结霜     ④木炭燃烧

    A .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④
  • 4. 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 . 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保护组织
  • 5.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A . B . C . D .
  • 6. 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小明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猜想。为验证此猜想而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较合理的是( )

    选项

    烧杯

    水量/毫升

    孑孓/只

    温度/ ℃

    光线

    A

    400

    20大

    28

    光照下

    300

    20小

    20

    黑暗中

    B

    400

    20大

    28

    光照下

    400

    20大

    28

    黑暗中

    C

    300

    10大10小

    20

    光照下

    300

    10大10小

    28

    黑暗中

    D

    300

    20小

    28

    光照下

    400

    20小

    28

    黑暗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 . 铅在35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 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 . 在杭州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 . 在杭州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 8. 如图所示的圆圈表示三类生物具有的特征,交叉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 F可表示有果实 C . 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 9.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10. 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 . 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 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D . 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 11. (2018七上·温岭期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人们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赏。梅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12. 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 13. 有五位同学用分度值为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8.52cm,18.51cm,23.80cm,18.49cm,18.50cm,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19.564cm B . 19.56cm C . 18.505cm D . 18.51cm
  • 14.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 . ρ>ρ>ρ , 且ρ>ρ B . ρ>ρ>ρ , 且ρ<ρ C . ρ>ρ>ρ , 且ρ D . ρ>ρ>ρ , 且ρ>ρ
  • 15. (2017七上·杭州期末) 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6. 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 17. (2018七上·温州期末) 流感期间,小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此时小明的体温为(     )

    A . 36.6℃ B . 36.8℃                   C . 37.2℃ D . 37.4℃  
  • 18. (2018七上·温州期末) 如图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示意图,设计该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空隙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19. (2018七上·温州期末) 下图为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的(     )

    A . 生长和分化 B . 分裂和分化 C . 分化和生长 D . 分裂和生长 
  • 20. (2018七上·温州期末) 向下移动显微镜物镜时(如图),眼睛注视所示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 . 正确放置装片 B . 避免压碎装片               C . 移动标本装片 D . 调节光的强弱
  • 21. (2018七上·温州期末) 如图甲为小球下落时拍摄的频闪照片,小明要测量小球从1处下落至2处的距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2.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能繁殖后代 B .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能遗传和变异
  • 23. 如图是四个装有相同质量水的敞口容器,放置在相同环境中,水蒸发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 24. (2018七上·温州期末) 镓是一种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常温下将一小块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珠。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液化 B . 熔化 C . 汽化 D . 凝固
  • 25.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3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电灯发光 B . 木炭燃烧 C . 食物霉变 D . 燃放烟花
  • 26. 一只密闭针筒内装有空气,压缩活塞,体积减小,这是由于( )
    A . 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B . 分子通过针筒扩散到空气里去了 C . 分子间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分子间的间隔缩小了
  • 27. 神舟七号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由于跟空气摩擦发热,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宇航员安全回家,返回舱外涂了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防止烧坏舱体,这是因为(   )
    A .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 .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 .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 .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 28. 两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及构成物质都不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相同,则(         )
    A . 质量较大的比热较大 B . 质量较小的比热较大 C . 体积较大的比热较大 D . 体积较小的比热较大
  • 29.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B .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燃烧时温度需要高于100摄氏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 C . 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D . 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 30.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将甲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乙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鸡蛋都破;第二次甲鸡蛋完好乙鸡蛋破;第三次两只鸡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

    A .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 .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 . 在B处释放鸡蛋,重复做几次实验 D . 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二、<b>填空</b><b >题</b>
  • 31. “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发热退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使用时将“退热贴”敷在额头,退热贴中的水分通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体表热量,可以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薄荷香味,这是现象。
  • 32.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发现天平上的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盘中央,而是偏向左边。要调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调好之后称某物体的质量时,若观察到指针偏向右边,则应在砝码盘内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 3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
    2. (2) 动物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
    3. (3)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叫,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34. 如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为,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可以精确到。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则氮在-230℃时是态,在-180℃时是态。

  • 35.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下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可知,温度等于℃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已知ρ=0.9×103千克/米3 , 6℃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6. 如图甲是小明研究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1. (1) 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 (2) 乙图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熔化图像,图中(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BC段的特点是
三、<b>实验探究题</b><u></u>
  • 37.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

    1. (1) 图E的操作方法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观察;
    2. (2) 图G染色过程所滴液体为,染色后细胞核内颜色最深的是
    3. (3) 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高、低)倍镜下观察.
    4. (4)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 (5) 若观察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则装片应向移动。
  • 38.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1. (1)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 (2)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 (3)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39.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以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处,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克,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克,酱油的密度为千克/米3

    3. (3)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
    4. (4) 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烧杯里的水倒干净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计算酱油的密度:ρ(水的密度为ρ)。

  • 40.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下面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 (1) 观察到的现象是 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 (2) 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 加热的时间长些.
    3. (3) 此实验表明 的比热容大些.
四、<b>解答题</b><b></b>
  • 41. 小明想知道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克,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克;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克。
    1. (1) 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柑橘的体积是多少?
    3. (3)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
    4. (4)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柑橘的密度与柑橘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