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17-05-05 浏览次数:9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我国幅员辽阔,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 . 海南岛 B . 曾母暗沙 C . 黄岩岛 D . 钓鱼岛
    2. (2) 我国邻国众多,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是( )

      A . 韩国 B . 日本 C . 俄罗斯 D . 菲律宾
  • 2.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1. (1) 中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是因为(  )

      ①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广大   ②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显著   ③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   ④河湖众多,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下列美食中,食材主要来源于中国南方的是(  )

      A . 西安肉夹馍 B . 山东煎饼 C . 云南米线 D . 兰州拉面
  • 3.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郑州 B . ②省(区)分布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 . ③省(区)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D . ④省(区)的简称是黑
  • 4.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图中信息全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造成塞北与江南景观差异的自然要素(  )

    A . 气候 B . 植被 C . 地形 D . 河流
  • 6.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

    1. (1)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  )

      A . B . C . D .
    2. (2) 重庆有10吨钢材有运往上海,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 . 航空运输 B . 铁路运输 C . 公路运输 D . 水路运输
    3. (3) 由秦皇岛驶往海口的轮船上,装载的货物最不可能的是(  )

      A . 小麦 B . 苹果 C . 香蕉 D . 煤炭
  • 7.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衰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1. (1)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 辽中南工业基地 C . 京津唐工业基地 D .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振兴东北工业应重点提高(  )

      A . 劳动力工资 B . 森林覆盖率 C . 工业技术水平 D . 粮食产量
    3. (3)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 小麦、甘蔗 B . 玉米、棉花 C . 水稻、茶 D . 小麦、大豆
  • 8. 关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②全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宜

    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④北京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1. (1) 图a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 . 上海 B . 杭州 C . 苏州 D . 南京
    2. (2) 图b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长江水运 B . 航空运输 C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 海洋运输
  • 10.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如图所示)。

    1. (1) 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 . 石油 B . C . 耕地 D . 煤炭
    2. (2) 如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 . 总量丰富 B . 人均占有量少 C . 总量缺乏 D . 人均占有量多
  • 11.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

    1. (1) 与上海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 . 资金、技术 B . 劳动力、信息 C . 原料、能源 D . 交通、市场
    2. (2) 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 . 沿海分布 B . 沿矿产分布 C . 沿江分布 D . 沿湖泊分布
二、<b >解答题</b>
  • 12.

    读“我国某季节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我国正处在季,主要受来自于太平洋的季风(如图D)和来自于印度洋的季风(如图C)的影响,受上述季风影响到的区域A降水较丰沛,而区域B基本受不到上述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我们把区域B称为区。

    2. (2)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图中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灾害。

  • 13.

    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 (1) A地区耕地类型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 (2) 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较A地迟的原因主要是:B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海拔高,气温。在该地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铁路。

    3. (3) 图2为我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所示的地形区自东向西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甲处的(紫色盆地)、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14.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数字①是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限,确定这条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区④与地区③的界限D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 (2) 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山脉)和C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 15.

    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2回答问题。

    1. (1) 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到达省的西安。

    2. (2) 线路①沿途居民以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熟。

    3. (3) 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

    4. (4) 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