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5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 . 攀比心理 B . 求实心理 C . 求异心理 D . 从众心理
  • 2. (2018高一上·郑州期中) “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加多宝凉茶通过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抓住了消费者的(    )
    A . 从众心理 B . 求异心理 C . 攀比心理 D . 求实心理
  • 3. (2018高一上·云南期中) 近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为了购买奢侈品或追逐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符的生活方式而陷入各种不良贷款陷阱的新闻。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

    ①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②有钱能使鬼推磨,说明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③受到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

    ④这是求实心理的表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18高一上·峨山期中)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文明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越来越为人们所追捧。下列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消费行为有(   )

    ①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    ②改进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

    ③强化安全意识,注意出行安全    ④追求低碳生活,减少废气排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5. (2018高一上·峨山期中)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 . 适度消费 B . 多元化消费 C . 可持续性消费 D . 健康消费
  • 6. (2018高二下·台州期末)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 . 节约资源 B . 保护消费者健康 C . 保护环境 D . 可持续性消费
  • 7. 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这说明,人们在践行(  )

    A . 与自然和谐相处 B . 节约消费 C . 绿色消费 D . 可持续性消费
  • 8. (2018·浙江模拟) 身材姣好,面容可爱的广告明星与模特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消费者:使消费者认为自己购买该产品,也能如此时尚靓丽。这种营销手段是利用了(    )

    ①消费者个性化的求异心理

    ②消费者随大流的从众心理

    ③流行趋势对消费者的诱导

    ④创新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18高一上·峨山期中) 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 . 从众心理 B . 求异心理 C . 求实心理 D . 攀比心理
  • 10. (2018高一上·鹤岗月考) “月欠族”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死一般的感觉”,成为不少刚出校园的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对于“月欠族”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②年轻人,不要盲目超前消费,要理性消费

    ③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④应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限制价格如下图所示(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E为均衡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下列对限制价格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②有利于生产者扩大生产

    ③会加大财政支出的负担

    ④不利于理性消费,可能造成过度消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如果每月少乘一次电梯,一年就可平均减碳48千克;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按照明4小时计算,1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

    ③从我做起,坚持绿色消费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18高一上·番禺期中)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如此庞大的“舌尖上的浪费”,需要有绿色生活的新理念,践行“生活方式绿色化”。这就要求我们(   )

    ①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研发,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②自觉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畸形消费观念
    ③完善法规标准政策体系,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支撑
    ④消费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4. (2018高一上·番禺期中) 只需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即可零首付分期付款快速拥有高端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门槛虽低,但违约后果却很严重——每逾期一天要额外支付欠款总额1%的滞纳金。30天后,不但要支付欠款总额30%的滞纳金,还要每天支付欠款总额2%的违约金。这一被忽视的校园网贷陷阱让很多大学生不堪重负。这警示我们(   )
    A . 要量入为出,做理性的消费者 B . 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C . 必须避免预支未来收入的消费 D . 反对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行为
  • 15.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在每年“双11”期间,天猫与淘宝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打折、赠送、广告等手段,使其交易额猛增。其中2015年至2017年天猫与淘宝“双11”的交易额分别为:912亿元、1207亿、1682亿元。这说明人们的消费主要受到消费者(   )

    ①求实心理的影响    ②从众心理的影响

    ③攀比心理的影响    ④求异心理的影响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16.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Y高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一些中学生穿名牌服装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但最终达成一些共识:为了推动我国名牌服装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适当穿一些国产名牌服装。下列有关中学生穿名牌服装的观点合理的有(   )

    ①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都可购买众多国内外名牌服装

    ②家庭经济条件尚好的同学,可偶尔购买一点国产名牌服装

    ③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应该让父母贷款购买名牌服装

    ④家庭经济条件挺好的同学,可适当购买一点国产名牌服装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7. (2018高一上·清远期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一用一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一用一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

    ①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②是贷款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18高三上·泉港期中) 如今,骑车出行俨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共享单车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单车。这种出行方式(    )

    ①绿色低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②是租赁消费,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体现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2018高一上·福州期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成为投资发展重地,众多“校园网贷”平台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校园网贷”推崇的超前消费和贷款提前使用理念,极易诱发学生消费欲望膨胀,致使其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甚至走上歧途。这警示我们(    )
    A . 反对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行为 B . 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C . 必须避免预支未来收入的消费 D . 要量入为出,做理性的消费者
  • 20. (2018高一上·阳春月考) 2018年春,中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高达9260亿元,同比増长10.2%。与庞大的消费规模相比,钱包渐鼓的中国民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吃大餐、穿新衣、用新物,而是更希望吃得健康、穿得时尚、用出品位,有机杂粮、绿色蔬菜、时令水果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私人定制的衣服、扫地机器人、新型智能手机等产品也持续热销。这说明(    )

    ①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

    ②居民消费观念更新,绿色消费成社会时尚

    ③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生活的品质普遍提高

    ④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 21. (2018高一上·宿州期中)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个性化的新一代和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已经成为了定制化生活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于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有利于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18高一上·阳春月考) 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购买力惊入,许多消费者若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    )

    ①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③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

    ④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3.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社会深入持久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消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下列选项最能体现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要求的有(    )

    ①跟风购买iPhone6

    ②为撑面子,举债消费

    ③建“绿色屋顶”“绿色阳台”

    ④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4.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这一经济形式(    )
    A . 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 B . 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属理性消费 C . 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D . 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 25.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变酒柜为书柜,变牌桌为书桌,变玩风为学风”,这是某市政府为创建学习型城市而发出的倡议。“三变”为了一个目的——学习。“三变”的倡议说明政府(    )
    A . 引导人们把精神产品消费放在首位 B . 注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 . 引导群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D . 认识到读书学习是致富的主要途径
  • 26. (2018高一上·云南期中) “轻奢消费”通俗地说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轻奢一族近年在我国不断兴起和壮大。“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既能满足奢侈之心,又能在钱包的承受范围内。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这说明(   )

    ①“轻奢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奢侈品攀比消费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生产决定消费,“轻奢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对奢侈品的强烈向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7. 与漫画《“负翁”》所示意义相近的一组词语是(  )



    A . 量入为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 . 计划经济、信贷经济、据理力争 C . 节衣缩食、借风使船、精明强干 D . 入不敷出、外强中干、超前消费
  • 28. (2018高三上·密山月考) 号称“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一经开播就收视爆表!天地精华矿泉水因在《人民的名义》中露了脸,蹭了热度,也跟着热剧一下火了。有人感慨,天地精华矿泉水不花一分钱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 . 求实心理 B . 求异心理 C . 攀比心理 D . 从众心理
  • 29.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目前,居民进行闲物置换,以物易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置换活动能够使闲物发挥出更多的作用。这种活动(    )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②较大限度地搞活了商品流通

    ③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④符合节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30.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作为低成本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的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某校学生小张就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信息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8高一上·福州期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80%,手机、MP3达30%,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2. (2) 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
  • 32. (2017高一上·兰州期中) 甘肃省某校学生对本市青年生活消费情况作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并且多倾向于追求流行和时髦,小部分青年群体过多追求名牌消费。但是伴随着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也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拼吃”(几个人合伙请一名钟点工,雇佣费和买菜钱大家平摊);“拼网”(和几家邻居共享一条宽带,费用平摊);“拼购”(针对商场的返券优惠政策,把几个人买的东西合起来买单,所获得的优惠按比例分摊)现象日益增多。
    1. (1) 通过上述学生们的调查,你发现在青年消费群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
    2. (2)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拼拼族”的评价。
  • 33. (2017高一上·宜春期中)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被称为“90后”,总数有2亿多人。他们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90后”一代经历了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很少考虑为将来储蓄,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常常是“月光一族”。虽然经济实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 (1)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9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2. (2) 针对“90后”消费现象,不少人准备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如果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
  • 34.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

    1. (1)     分析材料一中显示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