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28 浏览次数:4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单项选择题</b>
  • 1. 德国有句谚语:“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在这句话中,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是(    )

    A . 相互比较法 B . 自我观察法 C . 科学鉴定法 D . 自我反省法
  • 2. 小李同学照片被人传至网上,还配有不雅文字说明,使照片中的人的名声受到不好影响。小李同学的______受到侵犯。(    )

    A . 荣誉权 B . 人格尊严权 C . 姓名权 D . 生命健康权
  • 3. 当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你若忙不迭地说抱歉,对方常常会报以一个微笑说“没关系”。这说明(    )

    A . 有了宽容就不会再有矛盾 B . 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C . 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D . 只要宽容就能成朋友
  • 4. 作为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

    A .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B . 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C . 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D .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 5.

    观察下图漫画,爸爸的行为体现了(    )


    ①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

    ②对孩子实施了社会保护

    ③能自觉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权

    ④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消极情绪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愤怒时,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千万别冲动。”这种控制情绪的方法属于(    )

    A . 理智控制法 B . 情绪升华法 C . 合理发泄法 D . 注意转移法
  • 7. 某市公安、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司法保护
  • 8. 2016年3月30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区各学校纷纷邀请专家进行安全讲座,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这些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社会保护
  • 9. 法院在审判小民被抚养权案件时,法官征求了小民的意见。这体现了(    )

    A . 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 . 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 . 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 D . 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 10. 围绕“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这一主题,小丽搜集了一些信息。以下信息可以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②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③央视推出《朗读者》节目                    ④我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 B . 习惯的力量不可忽视 C . 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 D . 习惯可以激发人的聪明才智
  • 12.

    下面漫画启发我们要养成(    )


    A . 勤俭朴素的习惯 B . 自立自强的习惯 C . 节约时间的习惯 D . 勤于劳动的习惯
  • 13. 《长征》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启示我们要(    )

    A . 坚持求实精神 B . 培养高雅情趣 C . 养成良好习惯 D . 保持乐观心态
  • 14.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骄傲自大,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为此悲愤不已,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亲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在这个故事中刘备惨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品质的(    )

    A . 自觉性 B . 果断性 C . 坚忍性 D . 自制性
  • 15. 意志坚强的人能对情况作出迅速的分析,并迅速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这体现了坚强意志具有(    )

    A . 自制性 B . 果断性 C . 坚忍性 D . 自觉性
  • 1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磨砺意志(    )

    A . 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B . 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C . 要着眼于有意义的大事 D .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 17. “鸦有反哺之情,羊知跪乳之恩”启示我们(    )

    A .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B . 人不能选择父母 C . 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D . 父母对子女要尽到抚养的义务
  • 18. “三思而后行”主要是要求我们(    )

    A . 对行为后果要不断进行反思 B . 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C . 对行为后果应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D . 在行动前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选择
  • 19. 杨某收入颇丰,但他为逃避赡养父母的责任,强迫父母与自己签订了一份“生不养死不葬”的协议,人们议论纷纷。从法律的角度看(    )

    A . 杨某的行为是违法的,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B . 杨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C . 杨某的行为是合法的,签订的协议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D . 杨某不承担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是不负责任的公民
二、<b>判断题</b>
三、<b>简析题</b>
  • 25.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这场睡眠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柔和又温暖的床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整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

    1. (1) 你欣赏哪一种人?为什么?

    2. (2) 为使你的生活更有意义,请分别说说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 26.

    欣赏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 (2) 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面对漫画中的“半杯水”?

  • 27. 进入初中后,小静变了。在校,她总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家,她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父母跟她讲话,也不愿意搭理……原本活泼阳光的小静成了一个典型的“闷葫芦”。

    请为小静做出心理判断,并对小静进行心理疏导。

四、<b>实践探究题</b>
  • 28.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我与父母”的探究性学习。他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本校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从调查问卷中整理出来的部分数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学习过程。

    项目

    所占比例(%)

    在家里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48.7

    37.2

    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64

    42.3

    觉得父母很烦

    45.2

    39

    在家里经常顶撞父母

    38.2

    25.6

    1. (1) 【调查方式】他们通过何种调查方式获得以上数据的?

    2. (2) 【调查分析】这些数据反映了我们中学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3. (3) 【解决方案】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表格中所呈现的这些状况?

    4. (4) 【感恩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会怎样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