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二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19-01-26 浏览次数:3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单选题
  • 1. 判断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马拉松赛道全长约42km,一名优秀选手在1h内就能完成比赛 B . CBA联赛辽宁专用体育馆场馆的高度大约为3m C . 沈阳地区用锅烧水时,水的沸点可能达到 D . 光在纯净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2. 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是 内通过路程的2倍 C .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D . 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 3.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你听到手机发出猫声音是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 . 你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入耳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C . 当你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这说明声音的频率需要足够大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 D . “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 4.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放一个比盆小一点的容器。容器里有剩饭,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如图所示。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剩饭也不会变质。下面有关它的工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易冰箱利用了升华吸热保存食物 B . 简易冰箱利用了熔化吸热保存食物 C . 水会沿着纱布“爬”上来,发生凝固变成冰,从而降低食物的温度 D . 水会沿着纱布“爬”上来,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吸热,从而降低食物的温度
  • 5. 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物体的像的情况,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看到的像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造成的 B . 人眼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是实像 C . 由于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发出的 D . 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才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
  • 6. 下列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食品放在电冰箱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熔化吸热 B . 寒冷的冬天,灯展时的冰灯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升华现象 C . 我们看到黑板上老师写的粉笔字,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D . 晴天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7. 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根新蜡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是晶体,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B . 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是凝华现象 C . 在塑料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 D . 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
二、 多选题
  • 8. 下列关于各图所展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 B . 乙图: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丙图:扬声器发出声音传递能量使旁边的烛焰晃动 D . 丁图:人利用牙齿“听”声音,效果不如用耳朵听声音
  • 9. 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 . 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C . 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 . 光在教材表面发生反射使小明看到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 填空题
  • 10.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的数字为68,则它的单位是;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情形,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在减弱噪声。

  • 11. 现代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信号,经月球反射后返回地球,然后根据信号的传播速度及返回时间计算出地月之间的距离。此信号源的选择应为(填“声源”或“光源”)。某次小明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了雷声,则打雷处距离小明m。
  • 12. 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乘坐出租车后留下的发票,从这张发票可知:乘车所经历的时间是h,该段时间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km/h。

  • 14.   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七支总冠军球队。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通过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 15. 从2011 年6月23日起,为给残疾人提供平等的环境支持,沈阳在道路整修中将采用热熔技术在沥青人行道上铺装新型盲道,为盲人出行提供方便。铺设道路用到的沥青是(填“非晶体”或“晶体”),从图中可知,盲道的铺设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16. (2017八上·临清期中)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 17.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电子表和斜面的刻度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

    1. (1)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电子表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钟:秒”),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中的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30.0

      2

      15.0

      BC

      20.0

      AC

      50.0

      3

      16.7

    2. (2)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做(选填“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
    3. (3)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 18. 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 .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四、 计算题
  • 19. 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 (1)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 (2) 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 (3) 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 20.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如图甲所示,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小明当天随爸爸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用45分钟。求:

    1. (1) 爸爸驾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 (2) 如图乙所示,港珠澳大桥有一段为海底隧道,若按设计速度通过该隧道需要几秒的时间?
五、 实验探究题
  • 21.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 (2) 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3) 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 (4)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 22. 小明和同组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E、F可绕ON转折。

    1. (1)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选填“垂直”、“不垂直”或“可垂直也可不垂直”),实验时让光线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 (2) 小夏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再将纸板F折回,用另一只激光笔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可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 (3) 以下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______。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海市蜃楼 D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 2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1) 小明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2. (2) 如图乙所示,蜡烛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在______;
      A . d处 B . c处 C . b处 D . a处
    3. (3) 若实验中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填“相等”或“不等”);
    4. (4) 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 (5) 小明回想起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在自己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的是对面镜子里视力表的像。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点P在平面镜里的像P’,并画出小明看到点P的像的光路图。
  • 24. 小明看到很多同学桌上放着一瓶矿泉水,他和同学讨论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矿泉水瓶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通过分析可知,瓶子从斜面上滚下时,速度(填“不变”、“增大”或“变小”);
    2. (2) 小明和同学们制作“水瓶琴”乐器。将8瓶农夫山泉从左到右按水面逐渐升高顺序排列。如图乙,用嘴依次吹瓶口,由左到右音调(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3) 小明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放入装有20℃水的水瓶中,冰块逐渐变小,此时水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
    4. (4) 小明将一瓶放在冰箱冷藏室很长时间的矿泉水取出后放在桌子上,发现瓶子的外壁有很多的水,这主要是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 (5) 小明发现矿泉水瓶在阳光下有影子,他于是联想到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如图丙所示。如果天气晴朗,在这一天中,晷针在晷面的影子的转动方向为(填“顺”或“逆”)时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