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思想...

更新时间:2017-04-18 浏览次数:5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面对新的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任务繁重,但充满乐趣                             ②虽然远离父母,但是有了更多的自我独立

    ③新同学多,为我们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交流空间   ④中学老师知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启示我们,面对新的环境要(    )

    A . 改变环境,保存自己 B . 听天由命,顺应自然 C . 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D . 脱离环境,谋求生存
  • 3. (2016七上·湖南月考) 自律的关键是(    )

    A . 别人要求我这样做 B . 强迫自己这样做 C . 知道自己怎么做 D . 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 4. 2016年3月7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围绕基础教育公平与网友在线交流,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严禁组织小学入学考试,坚持“零起点”教学,努力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从刘部长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我国努力维护教育公平                        ②国家努力保障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

    ③初中学生可以不履行受教育的权利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16年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下称沧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携带或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引起社会热议。对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原因,沧州一中表示是因为学生曾多次出现因手机引起的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对于学校的做法,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不需要学校的管束  ②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的规定,管住自己

    ③学校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④学生要用自律宣言来约束自己,对自己负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佩带手机”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一种诱惑,对此我们应该(    )

    ①合理使用手机,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有益助手   ②做到“我的手机我做主”,充分发挥手机对自己的一切功能

    ③遵守学校的规定,视手机为“粪土”,对此嗤之以鼻        ④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能够自律

    A . ①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7. 新淮安网2016年3月25日讯东莞5岁女童患眼癌离世,她的父母将捐款剩余的全部240余万元捐给了东莞十字会,希望这笔钱能够帮助更多生病却没钱救治的人。下列对女童父母的做法看法正确的是(    )

    ①捐出剩余善款,是心有他人的体现                        
    ②既帮助了别人,也出了名,一举两得

    ③既是为他人开一朵花,也是精彩自己的人生        
    ④我们不能匆匆下结论、急急作判断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
  • 8. 班集体的凝聚力表现为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形成这样的班集体,最重要的是(    )

    A . 全班同学的团结与奉献 B . 班干部的团结与奉献 C . 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D . 制定比较苛刻的班级小法规
  • 9. 学校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下列对学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我们每个同学成长的园地           ②它的一切都将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打上深刻的烙印

    ③每一所学校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④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学校,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下列不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是(     )

    A .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B .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C . 迁就他人,成人之美 D . 尊重他人,宽待他人
  • 11.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是(   )

    ①学会从老师的角度、立场看问题

    ②在老师有过失或犯错误时,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

    ③与老师谈话交往要讲究分寸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对人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下列行为不属于礼貌表现的是(    )

    A . 与长辈相处时举止文明 B . 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 C . 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座 D . 在学习中,不理睬成绩差的同学
  • 13. (2016九上·姜堰月考)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一歌词体现了(    )

    A . 对英雄的赞歌 B . 生活的向往 C . 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D . 消极适应社会的人生态度
  • 14. (2016七上·长泰期中) 初三年级的学习生活,我们逐渐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下列同学的想法与之相符的是(    )

    A . 小明:我学习基础差,再努力也没用 B . 小芳:我只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 C . 小军:家庭条件最重要,学习无所谓 D . 小丽: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棒的自己
  • 15. (2017八上·徐州月考) 俞敏洪说:“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就会拥有希望。”他告诉我们(    )

    ①坚持不懈是点燃成功希望的必要条件

    ②有坚强意志的人一定能成功

    ③坚强意志能激发人的潜能

    ④坚强意志使人具有强大的行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6.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存在不如人的一面,时常有被人看不起的时候。面对他人的歧视,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A . 承认差距,自暴自弃 B . 昂起头,挺直腰,必要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尊严 C . 他人歧视我,我就应该歧视他人 D . 表示极大的愤怒,并采取措施予以报复
  • 17. 有一个人掉进了坑里,他试图爬出来,但努力了几次都失败了,突然他发现了一双阴森森的眼睛,原来是一只凶狠的狼。他露出尖利的牙齿。情急之下,这个人一下子从坑里爬了出来。这个故事说明(    )

    ①人胆量有时大有时小  ②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③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④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小李写“在逆境中成长”的演讲稿,下列哪组名言与成语能做论证(    )

    A . 梅花香自苦寒来  百折不挠 B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负荆请罪 C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水滴石穿 D . 不为五斗米折腰  苏武牧羊
  • 19.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最重要的财富,下列做法最能体现合理利用时间的是(    )

    A . 李华考试做题时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 B . 刘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C . 张伟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D . 杨可打了半个小时电话约朋友出去玩
  • 20. 以为农民工小伙给一对母子让座,母亲竟嫌弃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这启示我们(    )

    A . 要学会尊重他人 B . 要遵守公共规则 C . 要遵守职业道德 D . 要讲究个人卫生
  • 21. 中学生小强,最近经常逃课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一天,为争一个游戏座位被他人敲诈30元。第二天他找了几个无业人员把敲诈者暴打一顿。你对小强行为的看法是(    )

    ①育少年认识能力低,有点过激行为可以谅解                  ②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用不恰当的手段

    ③没有很好的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2. 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检测中,小蓝擅长额英语学科只考了59分,这让她很沮丧,整日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你给她的合理化建议是(    )

    ①主动寻求老师帮助,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②正是现实,积极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

    ③树立信心,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④别太在意,反正下次会考好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 >简答题</b>
三、<b >判断说明题</b>
  • 25. “同学间打扑克、玩麻将时玩一点‘小钱’,可丰富课余生活,知识消遣,不是赌博,没必要加以禁止。”这种观点对吗?你是怎么看的?

    判断:
    理由:

四、<b >分析说明题</b>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晓静近来心情不好,妈妈生病了住在医院,爸爸出差几天还没回来,以前都是他们照顾自己,克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晚上还要去医院照顾妈妈。今天上午上学的路上,晓静的自行车又坏在半路上了。当她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已经上课的老师当众批评了她。晓静心里烦透了,发誓以后再也不和这位老师说话了。

    材料二:湖南省芷江冷水溪乡龙孔坪村小学的杨春珍是大山里的老师,也是留守孩子们的妈妈。以教之义,她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以爱之名,她用最温暖的方式,让孩子们享受着妈妈的情怀。38年,从当妈妈的年级到奶奶的岁数,在杨春珍的记忆里,如同罗灵、田鑫这样的孩子,她带过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1. (1) 简要分析晓静心里的委屈所在。

    2. (2) 材料二给了我们什么感悟?

    3. (3) 相信你看了上述两则材料,对老师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假如你是晓静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帮她解决和老师之间的误解?

五、<b >实践探究题</b>
  • 27. 开学一周之后,某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了下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活动一:初中新生活综合知识竞赛

      下面是知识竞赛中上午一道题,请你回答。

      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你将如何积极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2. (2) 活动二:校规大辩论

      案例展示:某中学要求女同学留短发,男同学留小平头,不得烫发、染发和剪怪发型等。

      请你针对上述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3. (3) 活动三:品味生命

      材料: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在他90多岁高龄时,为了方便钱老学习,家里安了一个特制的活动工作台,上边摆放着一副眼镜,尽管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钱老仍每天坚持看报、学习。

      从钱老的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