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08 浏览次数:4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 3.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 4.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 . 青蛙冬眠 B . 小狗吐舌 C . 金蝉脱壳 D . 候鸟迁徙
  • 5. 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 ℃~30 ℃之间 C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 D . 60 ℃时,将11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 6.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 7. 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坐车时,有人在车内吸烟,为防止烟味呛人,驾驶员会让吸烟者将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这时会看到吸烟者吐出的烟雾顺着玻璃缝隙钻出车外。对这一现象有如下解释:①气体流动越快,气压越小;②气体流动越快,气压越大;③车内气压大于车外气压;④车内气压小于车外气压。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增加 B . 溶剂质量减少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11. 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 12.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明显较周边的郊区要高,称其为热岛效应,因此郊区近地面就会有风吹向城市,你认为形成这种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 城市的近地面气压较高 B .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低 C . 郊区的近地面气压较高 D . 郊区的近地面气温较高
  • 14. 室温时,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 . 溶质质量相同 B .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 均为不饱和溶液 D . 溶剂质量相同
  • 15. (2017·浙江模拟)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 16.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克,20 ℃时,将20克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20% B . 26.5% C . 36% D . 40%
  • 17. 有时会发现屋内电冰箱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说明此时( )

    A . 空气的温度比电冰箱低 B .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太小 C . 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大 D . 屋内的气温很高
  • 18. 最近两年来,欧盟和美国加紧了对火星探究的投入,期望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登上火星。火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略远,但火星赤道上中午气温仍可上升到0 ℃以上。一个地球表面重500牛的物体在火星表面重190牛。若地球表面g取10牛/千克,不计火星大气压的影响,在火星中午的赤道地面上(温度与地球表面相同),有一个盛水容器,水中悬浮着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则此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

    A . 小于10牛 B . 仍等于10牛 C . 大于10牛 D . 无法计算
  • 19. 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 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 . 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 . 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 . 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 20.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二、填空题
  • 21.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数字③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③

    2. (2) 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

      A . 地表径流 B . 蒸发和降水 C . 地下径流 D . 下渗和蒸腾
  • 22. 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 (1) B步骤称为
    2. (2) 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填字母)。
      A .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动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 23. 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湿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 (1) 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2. (2) 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3. (3) 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 24.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甲所示),这表明。把杯子放于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

  • 25. 为了测量硬塑料制成的锅形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先用一圆柱形容器盛满水,该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壁厚度不计)。将锅形物体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如图所示),溢出了300厘米3的水。然后慢慢翻转使物体浸没沉底,液面下降了1厘米。则锅形物体的质量为克,体积为厘米3

  • 26.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 (1)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 (2)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可多选)。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27. 某温度时,蒸干35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1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见甲图),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三、实验探究题
  • 28.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克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80 ℃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

    (粉末)

    冰糖

    (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溶剂种类

    植物油

    溶剂质量

    50克

    5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 (1) 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2. (2) 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9. 小明同学到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游玩,在山洞里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到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⑴把该物体放入装有一定质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此时物体所受浮力物体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⑵小明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⑶小明测出一只待用的空烧杯的质量为63.8克。

    ⑷他取出玻璃杯中待测物体,把盐水倒入空烧杯,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克。

    ⑸他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毫升。

    ⑹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千克/米3

    ⑺一同做实验的小华认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实验的顺序,就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小华是怎样改变实验顺序的

  • 30. 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

    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瘪。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 (1) 信息(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 (2) 科学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得到了下表数据。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

      实验

      1

      2

      3

      4

      p(×105帕)

      2.4

      1.2

      0.8

      0.6

      V(×10-5立方米)

      1

      2

      3

      4

四、计算题
  • 31. 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厘米3)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厘米3)

    0.98

    0.95

    0.94

    0.91

    0.90

    1. (1) 在20 ℃时,随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

    2. (2)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4%的硫酸溶液120克,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多少克?水多少克?

  • 32.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许我国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后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对接。

    1. (1) 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如图)。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2. (2) 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米3 , 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10牛/千克)

    3. (3) 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________。

      A .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B .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 C . 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 . 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