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二)

更新时间:2017-04-11 浏览次数:1174 类型:二轮复习
一、<b>选择题</b>
  • 1. 《泉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泉州要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该市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近年来,我国确保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规定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国家的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地实现            ②为优先发展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④是公民珍惜受教育权的体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4次,特别强调“创新”的原因是(    )

    A .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 B . 只要坚持创新情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 4.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坚持科技创新多年,在85岁终获世界最高级大奖诺贝尔奖,荣膺最高赞誉。这是中国国内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中国科技界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对全中国科学家和坚持科技创新的巨大鼓舞。对此我们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们国家已经是创新性国家 B . 创新铸就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地位 C . 创新在全社会已经蔚然成风,这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D .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 5.

    为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我国于2016年10月17日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并于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这表明(    )

    A .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B . 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C . 我国无需参与国际合作 D . 我国已经实现了伟大的中国梦
  • 6. 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就是来自美国的红遍世界的“Apple”。“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呢?用其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说,就是“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告诉我们(    )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只要创新企业就能成功              ④创新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A . ①②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7. “创客”(创新创业者)作为一个新名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是因为(    )

    ①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在于科技创新                        ②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中国媒体最近在介绍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这已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高铁技术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最根本的一条是因为(    )

    A . 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 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C .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D . 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 9. (2017·江苏模拟) 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自己的太空空间站。这说明(   )

    A . 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B . 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C . 我国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工作 D . 我国已迈入科技强国行列
  • 10. 目前,我国高铁已占世界运营里程的一半多,遥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铁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技术领先成为我国的新名片。这说明(    )

    A . 中国制造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B .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显著成就 C . 我国已跨入科学技术强国行列 D . 我国已成功建成创新型国家
  • 11. (2016九上·孝南月考) 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17日上午7时30分,由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自己的太空空间站。这说明(    )

    A . 我国已迈入科技强国行列 B . 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C . 我国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工作 D . 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 12. (2016九上·太原期中) 某板报小组要出一期有关“科教兴国”的主题专刊,下列新闻事件可入选的是(    )

    A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2016年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B . 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为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 C . 2016年9月16日,2016太原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跑,3万余人在汾河岸边竞逐 D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 13. 小刘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表格。请分析表中信息,说明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    )


    中国

    创新型国家

    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1.4%

    2.1%

    ziyuanku.com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50%

    30%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40%

    70%

    ①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

    ③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④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 >非选择题</b>
  • 14.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搭载着两名航天员,被长征火箭送往太空。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航天员在天宫的中期驻留实验,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航天梦、潜海梦、“两弹一星”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了现实。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创业梦、宜居梦……

        但“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在圆梦的征程中,我们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期盼越来越多“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期盼“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期盼没有“老虎”“苍蝇”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奏响了一曲民族复兴的交响乐。

    1. (1) 完成以下表格中我国的梦想

      1990年

      2000年

      2020年

      21世纪中叶

      解决温饱问题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 (2) 中国人民期盼越来越多,请你就期盼越来越多“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从党和国家的角度,谈谈怎样把这一期盼变成现实。

    3. (3)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在追梦的道路上需要发扬哪些精神?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经济依存度

    创新性国家

    70%

    30%

    中国

    40%

    50%

    材料三:2011年6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五届大会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开发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是什么?

    2. (2) 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