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1-08 浏览次数:27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蔗糖溶于水    B . 玉米酿白酒    C . 干冰升华    D . 粗盐提纯
  • 2.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氧气  干冰  稀硫酸    B . 大理石   二氧化硫   稀有气体 C . 石墨  生石灰  酒精    D . 生铁 水   天然气
  • 3. (2018·丹东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二氧化碳验满 D . 稀释浓硫酸
  • 4.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 .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C .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D .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 5.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白色晶体,几乎无味,有毒性,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下列有关对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1个三聚氰胺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构成的 B .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物 C . 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 . 三聚氰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 将人体呼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 7.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稀硫酸用于金属除锈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氦气用作保护气    D . 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8. 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6NO 5X +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NO2    C . N2O    D . H2
  • 9.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蚕丝和涤纶——抽丝灼烧    B . 氯化铵和碳酸钾——加熟石灰研磨 C . 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D .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
  • 10.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Na+ CO32- SO42- B . 在氯化钠溶液中:NO3- Ca2+ K+ C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 Cu2+ Cl- D . 在硫酸铜溶液中:Na+ Ba2+ Cl-
  • 1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 具有吸水性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有吸水性 C .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CH4 和CO都是有机物 D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12.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所选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D

    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3.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亚铁离子
    2. (2) 汽水中含有的酸
    3. (3)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 (4) 可用来焙制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14.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可用区分软水和硬水;
    2. (2)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

      瘦肉、加碘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人体缺碘可能得的疾病是

    3. (3)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4. (4) 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作用;
    5. (5)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棉布围裙    B . 塑料保鲜膜   C . 不锈钢炊具   D . 橡胶轮胎
  • 15.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想下列问题:
    1. (1) CO和CO2化学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2. (2)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 (3) 下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1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小关系是
    2. (2) t2 ℃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g
    3. (3) 当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
    4. (4) 将相同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7. 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煤燃烧能产生多种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写一种即可)
    2. (2) 用扇子扇煤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 (3)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得到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今年,我市投放了若干辆共享单车,制造这种自行车使用了大量的铁合金,该合金与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自行车链条常用的防锈方法是
    2. (2) 为了比较铜、镁、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
      A . 铜、镁、铁、稀盐酸(控制变量) B . 镁、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C . 铁、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    D . 铜、镁、硫酸亚铁溶液
    3. (3) 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到滤液为无色,则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滤渣中一定有
三、实验题
  • 1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先通CO后加热的原因是
    2. (2) 加热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你认为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并说明理由
  • 20. 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是,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除选择仪器B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有(填字母)
    2. (2) 上述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氧气,写出适合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为控制反应速率,应如何改进?
    3. (3)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若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4. (4)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同时还要考虑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则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选择导管口的最佳连接方式是

四、推断题
  • 21. 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C是一种钠盐,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A与B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图A实验中能得到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接触
    2. (2) 图B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3. (3) 图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4. (4)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图D所示,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或“偏小”)
  • 23. 皮蛋又称松花蛋,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腌制皮蛋原料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
    1. (1)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无色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为证明这三种溶质的存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无色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II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III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3) 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4. (4) 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能否同样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填“能”或“不能”)
    5. (5) 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若产生现象就可以证明滤液B中含有Na2CO3和NaOH。
六、简答题
  • 24. 向20g赤铁矿样品中(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不断加入稀盐酸至固体量不再减少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84g,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g。

    请计算:

    1. (1) 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 (2) 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