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9-01-16 浏览次数:2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单项选择题</b>
  • 1.   2018年7月27日13时12分,发生火星“大冲”的天文奇观。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间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红色的火星既大又非常明亮。读图,完成小题。

    1. (1) 图中正确反映火星大冲时的位置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下列哪些现象与之有关(    )

      ①光照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中     ③可能具有液态水    ④大气稀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2. 读下图,完成小题。

    1. (1) 图中包含(    )

      A . 1级天体系统 B . 2级天体系统 C . 3级天体系统 D . 4级天体系统
    2. (2) 图中标识的天体,全部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3. (3) 图中包含(    )

      A . 1级天体系统 B . 2级天体系统 C . 3级天体系统 D . 4级天体系统
    4. (4) 图中标识的天体,全部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 3.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卧底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反气旋 D . 气旋
  • 4.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 C . 大气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 5. 图1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图2为图1中的锋面剖面示意图,完成小题。

    1. (1) 图1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 反气旋;逆时针 B . 反气旋;顺时针 C . 气旋;逆时针 D . 气旋;顺时针
    2. (2) 对图2表述正确的是(    )

      A . 锋后丙地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B . 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丙气团 C . 丙地气团主动向乙推进形成冷锋 D . 锋前的丙地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降水
    3. (3) 图1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 反气旋;逆时针 B . 反气旋;顺时针 C . 气旋;逆时针 D . 气旋;顺时针
    4. (4) 对图2表述正确的是(    )

      A . 锋后丙地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B . 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丙气团 C . 丙地气团主动向乙推进形成冷锋 D . 锋前的丙地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降水
  • 6. 读下面A,B两幅图,回答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从外围流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B .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从中心流向外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C . B图中南半球水平气流从外围流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 . B图中南半球水平气流从中心流向外围,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 B . 长江中下游受A控制时形成伏旱 C . 台州盛行西北风时,亚欧大陆受B控制 D .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受A的影响
    3.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从外围流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B .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从中心流向外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C . B图中南半球水平气流从外围流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 . B图中南半球水平气流从中心流向外围,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4.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 B . 长江中下游受A控制时形成伏旱 C . 台州盛行西北风时,亚欧大陆受B控制 D .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受A的影响
  • 7. 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广泛分布于其它圈层中的是代表字母(    )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小题。

    1. (1) 关于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关于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岩石圈厚度较薄 B . 乙处地势较两侧海底低 C . 丙处不可能形成高大山脉 D . 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3. (3) 关于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4. (4) 关于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岩石圈厚度较薄 B . 乙处地势较两侧海底低 C . 丙处不可能形成高大山脉 D . 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 9.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2015年太阳正在“大发脾气”。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认为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4个活动周期中,而2015年正好是第24个活动周期中的最活跃期。据此回答小题。
    1. (1) “发脾气”时,可能发生的是(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信号时强时弱

      ②产生极光现象

      ③罗盘失灵

      ④产生极昼现象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2) 下一太阳活动周期中的最活跃的年份约为(    )

      A . 1997年 B . 2004年 C . 2019年 D . 2026年
    3. (3) “发脾气”时,可能发生的是(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信号时强时弱

      ②产生极光现象

      ③罗盘失灵

      ④产生极昼现象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4. (4) 下一太阳活动周期中的最活跃的年份约为(    )

      A . 1997年 B . 2004年 C . 2019年 D . 2026年
  • 10.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 (1)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 . ①为地壳 B . ②为岩石圈 C . ③为软流层 D . ④为下地幔
    2. (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11.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 (1) 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 . 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 . 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 . 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2. (2) 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 12.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回答小题。

    1. (1) 若图示为简单的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气压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丁>丙 C . 乙>甲>丙>丁 D . 乙>甲>丁>丙
    2. (2) 图中M地最有可能吹(    )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 13. 近年来,某城市利用温室大棚发展了冬季草莓采摘活动。下图中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B . 增加土壤肥力 C . 降低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D . 减少温室大棚内地面热量的散失
  • 14. 位于台湾省海边,有一种发育在砂岩上的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 下图是“豆腐岩”的景观图以及地壳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小题。

    1. (1) 从成因上看,“豆腐岩”的岩石类似于(    )

      A . 流纹岩 B . 板岩 C . 石灰岩 D . 片麻岩
    2. (2) 造成“豆腐岩”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 .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 . 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 .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3. (3) 组成“豆腐岩”的岩石是上图中的(    )

      A . B . C . D .
    4. (4) 组成“豆腐岩”的岩石是上图中的(    )

      A . B . C . D .
    5. (5) 形成“豆腐岩”的岩石具有以下特征(    )

      A . 质地坚硬 B . 含有气孔构造 C . 具有球状风化景观 D . 含有层理构造
    6. (6) 形成“豆腐岩”的岩石具有以下特征(    )

      A . 质地坚硬 B . 含有气孔构造 C . 具有球状风化景观 D . 含有层理构造
    7. (7) 从成因上看,“豆腐岩”的岩石类似于(    )

      A . 流纹岩 B . 板岩 C . 石灰岩 D . 片麻岩
    8. (8) 从成因上看,“豆腐岩”的岩石类似于(    )

      A . 流纹岩 B . 板岩 C . 石灰岩 D . 片麻岩
    9. (9) 造成“豆腐岩”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 .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 . 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 .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10. (10) 造成“豆腐岩”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 .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 . 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 .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11. (11) 组成“豆腐岩”的岩石是上图中的(    )

      A . B . C . D .
    12. (12) 形成“豆腐岩”的岩石具有以下特征(    )

      A . 质地坚硬 B . 含有气孔构造 C . 具有球状风化景观 D . 含有层理构造
    13. (13) 从成因上看,“豆腐岩”的岩石类似于(    )

      A . 流纹岩 B . 板岩 C . 石灰岩 D . 片麻岩
    14. (14) 造成“豆腐岩”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 .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 . 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 .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 15.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是(    )

    A . A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 . A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 C . B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 B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 16. 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因大气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只有一小部分 B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散射和折射 C . 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时,教室内已经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 D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没有选择性
  • 17. 切洋葱时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网友做了如图所示试验,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据此回答小题。

    1. (1) 关于该试验所利用的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此实验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 B . 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 C . 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 D . 点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小于切洋葱处
    2. (2) 与该试验中气压形成原理一致的有(    )

      ①赤道低压    ②副热带高压    ③副极地低压    ④极地高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下面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a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小题。

    1. (1) 左图中a气压带代表(    )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2) 关于右图所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受c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 .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a气压带影响 C . b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多雨 D . 热带草原气候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
  • 19. 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

      A . 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B . 以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 . 内外力共同作用 D . 后期以内力作用为主
    2. (2) ④中,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风力侵蚀 B . 流水侵蚀 C . 风化作用 D . 流水沉积
  • 20.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图中(    )

     

    A .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二、<b>综合题</b>
  • 21. 下图为亚洲地区山脉和河流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终年控制丙地的气压带是,形成该气压带的主要因素为(选填“动力”或者“热力”)因素;在该气压带控制下丙地气候特征是
    2. (2) 甲处所示为世界著名的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受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而成,其板块边界类型为边界。乙区域为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3. (3) 图示季节为(选填“1月”或者“7月”),亚欧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选填“高”或者“低”);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填名称);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乙地风向是,其性质较为
    4. (4) 图示季节丁地风向形成的原因是;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丁地风向为
  • 22.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箭头代表作用,其能量来源于。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填字母)类岩石。
    2. (2) ①辐射波长较,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⑤辐射(选填“增加”或“减少”)。③是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吸收,所以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 (3) 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它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层中的不连续界面时,速度会突然;丙以下叫作,是岩浆的发源地。
    4. (4) 说出乙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并分析其山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