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8-12-13 浏览次数:49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东莞月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④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17九上·南江期末)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
    A . 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 . 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C .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 . 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 3. (2016·六盘水)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 依法治国 B . 以德治国 C . 以人为本 D . 依法行政
  • 4. (2016·连云港)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

    A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 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 .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D .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5. (2016·南充)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的(  )

    A . 以德治国 B . 依法行政 C . 依宪治国 D . 依法治国
  • 6.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 依法治国 B . 以德治国  C . 以人为本 D . 依法行政
  • 7.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
    A . 体现人民的利益 B .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 . 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D . 构建和谐社会
  • 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 . 基本方针 B . 基本方略 C . 基本路线 D . 基本理论
  • 9. (2020八下·原州月考)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 依法治国 B . 以德治国 C . 以人为本 D . 依法行政
  • 10.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

    A . 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B . 树立法治观念 C . 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 11. 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案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 维护稳定,打击恐怖活动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B .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 . 恐怖组织是全世界毒瘤,必须清除 D . 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
  • 12. (2018九上·大埔期中) 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广东全面启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实现全省三级法院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省份。广东省全面铺开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广东这一举措(    )

    ①推进了法治建设

    ②促进了司法公正

    ③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步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3.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下对依法治国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首先是依宪治国

    ③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    )

    ①执行死刑21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聂树斌无罪

    ②中央发布红色通缉令震慑外逃贪官

    ③在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

    ④对所有违法的官员都给予刑罚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5. 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 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 . 依法治国是司法机关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D .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 16. (2018九上·阳江月考) 坚持党的领导、________、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
    A . 社会主义制度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政府主导 D . 政治体制改革
  • 17. (2018九上·揭西月考) 2017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这一年法治领域改革力度加大、范围广泛、影响深远。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①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②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助于杜绝一切冤假错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2018九上·博罗月考) 微博、微信,这类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拓展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有助于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除此之外,作为发挥社会治理主导作用的政府还要坚持(    )

    ①依法民主选举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③依法民主监督    ④依法行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2018·绥化)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    )
    A . 有法可依 B . 有法必依 C . 依法治国 D . 违法必究
  • 20. (2018·扬州)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
    A . 人民 B . 政府 C . 国家 D . 法院
  • 21. (2018·云南)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八部法律。这有利于(    )

    ①全体公民严格执法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这体现了(    )
    A . 惩治腐败“只打老虎,不打苍蝇” B . 惩治腐败只是党中央的责任 C . 只要党和国家强力反腐,就一定能根除腐败现象 D .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3. 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4起申诉案件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均经再审改判无罪。这启发我们,建设法治中国(    )
    A . 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 . 要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C . 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 . 需要司法机关相互制衡,促进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
  • 24. 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 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 . 依法治国是司法机关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 D .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 25. 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热播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从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到万庆良、王树森的痛哭忏悔,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依法治国的真实感,依法治国永远在路上!这启示我们(    )

    ①依法治国就是必须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6.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 . 集体主义 B . 依宪治国 C . 诚实守信 D . 爱国主义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    )
    A . 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 . 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C .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 . 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 28.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的正确表达有(    )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④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29. 下列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③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    ④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0. (2017九上·东莞月考)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
    A . 全体公民 B . 各族人民 C . 党员干部 D . 人大代表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8九上·桐乡期中)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中指出: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人民日报》指出;要说全国“两会”的热词,“法治政府”无疑是其中之一。任何一项职权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只有不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权力行使才不会越位、错位和失位。”安徽省滁州市市长说“这些年,我们着力摸清行政权力底数、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表,并且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动态调整,通过清权、确权、晒权、制权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遏制了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1. (1)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为什么“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2. (2) 材料二中实行的清权、确权、晒权、制权等一系列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
  • 32. (2016九上·淮安期中)

    某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关心国家发展,情系祖国建设,举办了“一心谋发展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览,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部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知识再现】

    【探究导行】

    在第四届54名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中,“90后”高达24位。这群可爱可敬的“中国好少年”以尚显稚嫩的肩膀,做出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的“90后”战士吕俊峰、九年背着小伙伴求学的毕明哲、带着妈妈上学的“发条女孩”苏玉双、用羸弱肩膀扛起生活重担,成家里“顶梁柱”的“向日葵”女孩何平……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1. (1) 上述三幅照片分别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哪一方面建设的成就?

    2. (2) 图片一和图片三说明我国坚持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依据?

    3. (3) 九年级(1)班打算开展“学习模范人物•争做美德少年”的主题活动,全班54名同学反馈意见如下:

      赞成、积极参与

      35人

      无意义,不想参与

      11人

      不关心,无所谓

      8人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为九年级(1)班开展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