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5-09-29 浏览次数:9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作茧自缚 B . 螳螂捕蝉 C . 狗急跳墙 D . 猴王争霸
  • 2.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 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 . 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C .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 . 果盘上的一群苍蝇
  • 3. 白蚁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
    A . 社会行为 B . 取食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防御行为
  • 4.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B . 平时单独行动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 C . 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 D . 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
  • 5. 以下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 B . 白蚁 C . 蜜蜂 D . 狒狒
  • 6. 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 .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 .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 . 各成员之间都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 7.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
    A . 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 . 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 .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 .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 8.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
    A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D .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 9. 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同伴”见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下列哪项传递信息的(  )
    A . 声音 B . 气味 C . 分泌物 D . 动作
  • 10.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间需要交流信息,以下不能起到此作用的是(  )
    A . 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B . 蜜蜂的舞蹈 C . 黄蜂的警戒色 D . 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
  • 11.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 . 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 D . 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
  • 12. 下列描述中,哪项与社会行为无关(  )
    A . 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B . 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C . 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有信息交流 D . 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
  • 13. 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交流信息,在动物信息交流中不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 . 动作 B . 声音 C . 气味 D . 语言
  • 14.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饲养蚂蚁的容器应大一点 B . 饲养蚂蚁时要提供合适的温度 C . 把纸片换成普通的塑料片效果相同 D . 使用人工饲养的蚂蚁做实验
  • 15. 下列有关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 . 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 . 动物间能传递信息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D . 动物的各种行为
二、判断题
三、其他题型
  • 2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①当一只蚂蚁找到大量食物自己无法搬回时,便会回巢通知伙伴,它在路上留下外激素,回巢后还会分泌外激素告知同伴去多少只比较合适。

    ②侦察蜂找到蜜源后会以舞蹈的形式通知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位。

    ③吼猴的叫声极为响亮,声音可以传到几千米以外,以警告其他群体不要靠近。

    ④某些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互相理毛除掉身上的寄生虫,用尾巴搅在一起等方式表示友好或巴结对方。

    1. (1) ①②③④中的四种通讯方式分别是
    2. (2) 动物间的这种信息交流的意义是:有利于,有效地保证生物个体的和种族的繁衍。
  • 22.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蜂的职能是与蜂王交配,工蜂的主要职能是建造蜂房、采集食物、抚育后代、照顾蜂王、防御敌害等。请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蜂群中数目最多的是,个体最大的是
    2. (2) 蜜蜂可以通过花的香味来寻找蜜源。蜜蜂还可以通过“圆形舞”“8字摆尾舞”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是蜜蜂通过动作语言在传递
    3. (3) 蜜蜂在采集花蜜的同时,也会帮助植物,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体现了蜜蜂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4. (4) 像蜜蜂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
  • 23. 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鸟,当发现敌害时,它们会大声鸣叫,或者狂奔,或者使劲扇动翼,做起飞状,使群体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者快速逃生。

    1. (1) 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原因是
    2. (2) 鸟类的这种行为对这个群体的意义是
  • 2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字,招来了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 (1) 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请写出来。
    2. (2) 蚂蚁之间主要靠传递信息。当一只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返巢的路上留下,回巢后向其他伙伴做出什么动作?。其他工蚁收到这种信息后,会沿路寻着气味去搬运食物。
    3. (3) 蚂蚁是靠头部的嗅到这种气味的,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为什么?
    4. (4) 请设计实验,探究蚂蚁触角具有嗅觉的作用(提示:可通过蚂蚁分辨食物与非食物的方法进行探究)。简要说出探究思路。
  • 25. 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雌黄蜂在交尾后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然后把捕捉的猎物麻醉置于穴道内,接着在穴道中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爬出.子代虽然没有见过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但当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的同样程序.
    1. (1) 黄蜂的生殖行为是,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
    2. (2) 小明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具有这种行为的动物还有.(至少举一例)
    3. (3) 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