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09-29 浏览次数:1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 . 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 B . 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 . 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D . 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
  • 2.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
    A .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B .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3.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 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4.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
    A . 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 .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 . 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 .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5. “别了,雅尔塔”寓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   )
    A .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B . 苏联解体 C . 苏联改革进入死胡同 D . 东欧剧变
  • 6. 在学习和研究俄国(苏联)历史中,国旗图片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某班同学对这一事件从国际关系方面展开探究,其历史价值在于(   )
    A . 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 .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C . 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 . 认识到世界格局的变化
  • 7. 苏联解体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8.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 . 宣布实行多党制 C .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 .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 9.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 . 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 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 C . 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D . 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
  • 10.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 .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 .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11. 下列表述与东欧剧变事实不符的是(   )
    A . 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着严重困难 B . 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C . 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D . 剧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流血冲突完成的
  • 12. 纵观近几年国际关系的发展,“伙伴关系”一词屡见报端,与“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这种变化(   )
    A . 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 . 表明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消失 C . 反映出各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调整 D . 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国家利益趋同
  • 13.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
    A . 联合国完全被美国操纵 B . 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 . 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 .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 14. 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
    A . 同盟与对峙 B . 和解与一体 C . 多极与单极 D . 解体与一体
  • 15.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 . 地区冲突 B . 民族矛盾 C . 宗教纷争 D . 霸权主义
  • 16.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 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 . 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 .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 17.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在两级格局结束后增加 B . 美国农牧业出现危机 C . 美国对世界的实际操控能力减弱 D . 美国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 18. 日本东京大学田中明彦在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政治上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美国已彻底失去世界霸权 B . 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最强 C . 中国已能左右世界格局 D . 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 19. “近年来围绕美伊战争,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个分裂:联合国分裂为主战和反战两方,北约内部出现和平解决与军事打击之争的“裂痕”,欧盟也分化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反战派和以英、西为代表的主战派。中国: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日本:追随美国,提供经济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侵略伊拉克,但没有统一的实质性行动。”以上现象深刻地表明国际格局(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并没有结束。 B . “冷战”结束的,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 .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迫在眉睫 D . 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建立世界和平十分重要
  • 20.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 . 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 . 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 .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 . 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二、材料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以上均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2. (2) 联系材料分析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哪些变化?
  • 22.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一销售全球一体化。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先生认为“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仅是一种可能。但对“多极”能否“合作”持怀疑态度。我却对“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持相对乐观态度。21世纪上半叶,世界和平局面有望得以继续,这是有利于实现多极合作的重要前提。……联合、对话、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快速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共同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作保障,这是实现多极合作必备的条件。……不管前进道路上存在多少困难和障碍,只要地球村人树立起共存共荣意识,坚持合作对话方向,维护互利共赢原则,共同构建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杨文昌 《人民中国》2008年第十期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为“担负起责任”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 (2) 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合作时代”是否能实现及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单靠军事力量能解决得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它国家,如日本、欧洲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基辛格的“多权力中心论”。

    (要求:对该论断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的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战争。战争起因是伊拉克违背国际法武装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宣布它是伊的第19个省。

    材料二:大洋网2003年3月20日报道,美国和英国不顾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大国及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打响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3年2月初在美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坦言“对伊战争能够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

    材料三: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联合国——美国:不听话的后果》

    (漫画说明:警告牌——小心鲨鱼,别怪我们没有警告过你!

    美国:救命呀!

    联合国:救命可以,不过我们得先谈谈。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英国两次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异同。
    2. (2) 以上材料反映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是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邓小平文选》卷三

    材料三: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仍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

    ——1999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

    2. (2) 材料二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4. (4)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