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考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

更新时间:2018-11-17 浏览次数:31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一上·钦州港开学考) 生态系统是指(   )
    A .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B .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C . 由动物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体 D . 由植物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体
  • 2.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各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某公园中的全部乔木

    ②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 

    ③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

    ④长江中的全部生物

    ⑤一片果园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⑥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 . ①⑤② B . ③⑤⑥ C . ①④② D . ③④⑥
  • 3. (2018·南通模拟) 下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 . 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 C . 蜥蜴的总能量约是蚂蚁总能量的10%〜20% D . 响尾蛇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 性影响不太大
  • 4. (2018·海南) 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 “小鸟” 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 .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 .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 .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 5. (2017高二上·中山期中)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    )

    ①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     

    ⑤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⑥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⑤
  • 6. (2018·南通模拟) 近些年,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 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 . 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 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 7. (2018高三上·朝阳期末) 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 . 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B . 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 . 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 . 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 8.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  )

    A . 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 . 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 . 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 .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 9.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 .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 .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 .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 10. (2017高二上·桂林期中) 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
    A . 河流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11. (2018·温州模拟)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均位于食物链的起点 B . 分解者均位于食物链的顶位 C . 食物链是光合产物富集的通道 D . 食物链越短,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 12. (2018·沧州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高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 .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13. (2018·浙江模拟)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 B .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 C . 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D . 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
  • 14. (2018·南通模拟)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 . 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
  • 15. (2018·南通模拟)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 . 该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 .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J•m-2·a-1 D . 对该食物网的研究并没有体现出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
二、综合题
  • 16. (2018·天津)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1. (1) 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2) 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 (3) 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 17. (2018·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地区20年间兔子和狐狸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已知该地区兔子的主要天敌是狐狸,而狐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兔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生物甲和乙分别是兔子和狐狸,请写出该判断的两点理由:

    2. (2) 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该方法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大,请写出导致结果偏大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3. (3) 狐狸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而兔子同样能依据狐狸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现象可反映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18. (2018·北京)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鱅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 (1) 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2. (2) 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鱸的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鱅的
    3. (3) 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鱅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 (4) 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 (5) 鲢鱼和鱅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 19. (2018·黄山模拟)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所消耗,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生态系统

    A

    B

    C

    D

    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

    1.6%

    1.2%

    0.4%

    0.1%

    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

    23.4%

    15.1%

    22.3%

    21.9%

    1. (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2. (2) 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率最低的是,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3. (3) 调查得知,B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该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