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7年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三)环境保护

更新时间:2017-03-30 浏览次数:70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问答题
  • 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 2.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 3.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 4.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 5.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 6.

    下图是2014年中国城市逐月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

    指出2014年中国城市PM2.5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 7. 曾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如今却遭遇“守着洞庭湖,群众没水喝”的尴尬。据调查,洞庭湖水质恶化的“罪魁祸首”是农业污染。洞庭湖区规模化养猪场、养鱼场大量增加,而相关环保措施又未跟上,是造成洞庭湖水污染的主要直接原因。

    试分析洞庭湖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并为防治湖水污染提供合理化建议。

  • 8.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年份

    水体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

    湖泊个数/个

    最大湖泊占总湖泊面积指数/%

    2009

    17.78

    867

    13.68

    2000

    15.25

    833

    10.32

    1989

    22.52

    3 348

    20.70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 9.

    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严重的高氟水地区。而高氟水会造成氟斑牙等各种疾病,其形成受到背景岩石、气候、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图。

    分析华北地区高氟水的成因,并提出两种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

  • 10.

    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沿海风景优美,水产丰富,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且规模逐步壮大,与采石场相邻建有多个碎石场,已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图示意合浦县沿海岸线铺开的连绵矿坑。

    分析采石矿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11. “五水共治”成为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它是个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量大,是个水资源大省。从资源、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浙江省关注水资源问题的原因。

  • 12.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行为,其中有害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2年有43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实际上已成为人类面对的最大环境杀手。下图是2011年长江流域典型城市室内空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状况的调查统计图。

    请简述上海和重庆室内空气中VOCs超标状况的差异,并结合自身生活提出几点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

  • 1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初,江苏某校迁入新址后,493名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专家调查发现新址附近新开挖地块曾经是化工厂旧址,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物成分与生疾病直接相关。

    1. (1) 简析校附近有污染的地块引发生疾病的主要途径。

    2. (2) 土壤污染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危害更大,请说出其理由。

  • 14.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1示意某区植被分布,图2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 15.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的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几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下图为中华鲟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

    根据材料和所知识,分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 16.

    近期报道:南方某地区村民砍光山上低矮植被,大规模种植桉树纯林,4~5年就砍伐收成,有人担忧这种短轮伐期经营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桉树原产自澳大利亚,需水肥量大,被冠以“抽水机”、“吸肥器”之称。

    分析大规模种植桉树对该地环境的潜在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

  • 17.

    对藻类的水华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据新华社合肥8月10日电,安徽省巢湖市饮用水源地周边连日来出现明显蓝藻集聚。安徽省环保厅已两次发出蓝藻水华红色预警,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分析7、8月份巢湖“水华”现象严重的原因。

  • 18.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简述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 19.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如下图)。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