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18-10-31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羊毛织成藏毯    B . 昆仑玉雕刻成印章     C . 青棵酿成酒   D . 牛角做成梳子
  • 2. (2018九上·广东月考)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18九下·海南期末) 某纯净物X在空气在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O2  CO2 +  2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A . CH2    B . CH4    C . CH4O    D . CO
  • 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C . 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D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 5. (2017·扶余模拟)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过滤
  • 6.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6.5g_NaCl晶体(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误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该学生所称NaCl的实际质量是(  )
    A . 7g    B . 6.5g    C . 6.0g    D . 5.5g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 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热,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B . 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
  • 8. (2018九上·丰台期末)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 .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0. (2018·德城模拟)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氧气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为;②为,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1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甲烷,可用法收集该气体;(写一种即可)

    ②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③从宏观角度看,CH4是由组成;

    ④从微观角度看,CH4表示的意义为。(写一个)

三、实验题
  • 13. 为了研究工业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 (1) 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2. (2) 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3. (3)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4. (4)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哪一种物质理论上可以替代CO:
  • 14. 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1. (1) 实验原理: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 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

    2. (2) 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②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 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 (写一点)

    3. (3) 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4. (4) 拓展迁移: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
  • 15. 下列各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 (1) 写出a、b的仪器名称:a ;b
    2.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收集氧气,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3. (3) 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为,何时开始收集氧气;气体收集满后先撤 后撤 为了防止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c”或“d”).
    4. (4)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符合题意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一个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方法为法,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
    5. (5) 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四、简答题
  • 1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 (2) t2℃时,把2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 (填“>”“=”或“<”)m()
    4. (4) 根据图示,除题中已有信息外,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即可)。
五、推断题
  • 17.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 (1) 写出B物质的名称:
    2. (2) 写出A、B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 :,此反应中B的作用
    3. (3) 写出E+D→F的符号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