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07 浏览次数:6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π键 B .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 .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 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 2. 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 . 原子序数为:X<Y<Z C . 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D . 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强酸性
  • 3.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 . 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或Cl的周围紧邻6个Cl或6个Na+ C . 干冰晶体熔化时,1mol干冰要断裂2mol碳氧双键 D . 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 每个Cl周围也紧邻8个Cs+
  • 4.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 , 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 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接近(   )
    A . 32 B . 65 C . 120 D . 150
  • 5. 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B . C . c(H+)和c(OH)的乘积 D . OH的物质的量
  • 6. (2016高二上·西安期末) 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5×1016 , Ksp(Ag2CrO4)=2.0×1012 ,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 AgCl>AgI>Ag2CrO4 B . AgCl>Ag2CrO4>AgI C . Ag2CrO4>AgCl>AgI D . Ag2CrO4>AgI>AgCl
  • 7. 常温下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a 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R2)+c(OH)=c(Na+)+c(H+ B . c(R2)>c(Na+)>c(H+)=c(OH C . 2c(R2)+c(HR)=c(Na+ D .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a L
二、<b >非选择题</b>
  • 8. 按要求填空
    1. (1)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或“<”,下同).
    2. (2)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3) 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醋酸溶液中c(H+氢氧化钠溶液中c(OH),m与n的大小关系是mn.
    4. (4) 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 .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 9.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A . 9 B . 13 C . 11~13之间 D . 9~11之间
    2. (2) 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 . 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 . 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 . 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
    3. (3) 室温下,如果将0.1mol NH4Cl和0.05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

    4. (4)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 c(NH3•H2O)(填“>”、“<”、或“=).

  • 10.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试回答:

      该元素核外价电子排布图,该元素基态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名称为,形成的单质为晶体.

    2. (2) 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
    3. (3) 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H3PO4H3PO3(填“>”、“<”或“=”).
    4. (4)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NH3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VSEPR构型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5. (5) 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C2H2、⑤H2O、⑥SO2、⑦SO3、⑧、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
    6. (6) H2O的沸点(100℃)比H2S的沸点(﹣61℃)高,这是由于
  • 11. 有A、B、C、D、E五种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并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D元素符号
    2. (2) 写出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3. (3) 写出A元素在B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指出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 (5) 比较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
    6. (6) 比较元素D和E的电负性的相对大小(用元素符号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