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21 浏览次数:1006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 . 铁单质 B . 铁元素 C . 四氧化三铁 D . 三氧化二铁
  • 2. (2015高一上·德州月考)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 .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 .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 .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 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氮气和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B . 标准状况下,5.6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氯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 C . 1 mol氯气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 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 4. 在无色的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Fe2+  NO3  I  SO42 B . MnO4  K+  NO3Na+ C . K+  Al3+  Cl  SO42 D . Mg2+  SO32  Br  Ba2+
  •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Mg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B .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HCO3+Ca2++OH═CaCO3↓+H2O C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D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 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含有N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温至标准状况,其体积小于22.4 L B . 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 C . 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小于2NA D . 在常温常压下,2.24 L S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 7. (2016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 . 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 . 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 . 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 8. 下列物质的颜色按“红、橙、黄、绿、蓝、紫”顺序排列的是(   )

    ①CuSO4•5H2O   ②AgI      ③溴水           ④FeSO4•7H2O⑤KMnO4溶液         ⑥碱性酚酞溶液.

    A . ⑥③②④①⑤ B . ⑤④③①②⑥   C . ⑥③①②④⑤ D . ②③①④⑤⑥
  • 9.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6高一下·汉台期中)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 .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 .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 11.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 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B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 C .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D . S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
  • 12.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加热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硝酸

    Cu

    NO2

    NaOH溶液

    B

    浓氨水

    CaO

    NH3

    H2O

    C

    稀硝酸

    Cu

    NO

    H2O

    D

    浓硫酸

    Cu

    SO2

    饱和NaHS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16高二上·都匀开学考)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 . 实验室制氨气 C . 除去Cl2中的HCl D . 排水集气法收集NO
  • 14.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段BC代表Cl数目的变化情况 B . 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 C . 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 Cl D . 原溶液中n(Fe2+):n(I):n(Br)=2:2:3
  • 15. 欲在有Y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下表中对应的试剂Z合理的是(   )

    A

    B

    C

    D

    试剂Z

    氨水

    硝酸银溶液

    硫酸钠溶液

    硝酸钡溶液

    X

    Mg2+

    Cl

    Ba2+

    SO42

    Y

    Al3+

    CO32

    Mg2+

    SO32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 B .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 . 铜溶于浓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 .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 17. 将13.0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6.72L(标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L(标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
    A . 11.85g B . 12.7g C . 27.45g D . 28.3g
  • 18. (2018高一上·天津期末) 将足量的 CO2不断通入 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 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 19. 某铁的氧化物,用7mol/L的盐酸10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 . 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 FeO B . Fe3O4 C . Fe4O5 D . Fe5O7
  • 20. 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 B . 若c,d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此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其褪色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 C . 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在标准状况下用排空气法收集c气体得平均摩尔质量为20 g•mol﹣1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假设溶质不扩散,实验完成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56 mol•L﹣1 D . 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c、d均为钠盐,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O2+5OH=CO32+3HCO3+H2O
二、<b >解答题</b>
  • 21.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 , 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图1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并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 , 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a接接h;用A装置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用图2所示装置也可以制取NH3 , 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可以选用       (选填字母编号).
      A . 碱石灰 B . 生石灰 C . 无水氯化钙 D . 无水硫酸铜 E . 烧碱
    3. (3) 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式
    4. (4)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
  • 22. 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250mL 1mol/L的稀硫酸,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 23. 分析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1. (1) ①浓硫酸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中进行定容,(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量取好浓硫酸倒入烧杯溶解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2) 7.8g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则此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镁和铝分别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 24.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1. (1) 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 (3) 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若A为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与C可反应生成A.请写出B的电子式


  • 25. 下表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已知A、B、C、D、E、X、Y是由表中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⑧的元素符号是
    2. (2) ⑤与As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3. (3) 若E为氧化物,则A、X的化学式分别为
    4. (4) Y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碱性溶液反应,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消耗2.5mol氧化剂,转移5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