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7-03-27 浏览次数:3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16七上·威海期中) 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3. 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4.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既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收复新疆的“民族第一功臣”,这个人是(    )

    A . 李鸿章 B . 曾国藩 C . 左宗棠 D . 张之洞
  • 6. (2016八上·恩阳期中) 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黄海大战 B . 辽东战役 C . 威海卫战役 D . 廊坊之战
  • 7.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8.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    )

    A .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 . 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C . 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9. (2016八上·启东期中)

    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10.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

    A .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11. 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轮船招商局

    ⑤湖北织布局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②④ D . ③⑤
  • 12. 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    )

    A . 训练新式军队 B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 . 改革政府机构 D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13.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4.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 .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 .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15.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是指(    )

    A .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了 C .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 D . 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中国
  • 16. (2016八上·临河期中)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 戊戌变法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1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鲁迅 D . 胡适
  • 18.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

    A . 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 B .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19.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国民大革命 D . 南昌起义
  • 20. (2015八上·邹平期末)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

    A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 还我山东 C . 废除二十一条 D . 拒绝和约签字
  • 21.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    )

    A . 鲁迅 B . 李大钊 C . 毛泽东 D . 陈独秀
  • 22.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 . 北京大学 B . 工农革命学校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 23. 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

    A . B . C . D .
  • 24.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 . 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 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 25. (2016八上·桂林期中)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是(  )

    A . 八路军 B .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 中国工农红军 D . 北伐军
  • 26.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 . 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 ──遵义 ──赤水河 ──湘江 ──吴起镇 C . 中央革命根据地 ──湘江 ──遵义 ──赤水河 ──金沙江 ──吴起镇 D . 中央革命根据地 ──遵义 ──金沙江 ──湘江 ──赤水河 ──吴起镇
  • 27.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 .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 28.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张学良 D . 杨虎城
  • 29.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30.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面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蒋介石在此建立国民政府

    ④日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b >材料题</b>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1. (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 (2) 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

    3. (3) 材料三中中国奋起抗击外国剥削者的“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 (4) 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32. 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 (1) 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3. (3) 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4. (4) 结合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三、<b >简答题</b>
  • 33.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 (2) 图二中的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 (3) 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在111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名称是什么?

    4. (4) 图四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 (5) 请你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 34.

    看图学史。

    依据以上图片,请回答:

    1. (1) 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2. (2) 图二中的游船被人们称为“红船”,它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图三“第一枪”雕塑是为纪念哪一事件而修建的?在此事件后党又领导了秋收起义,之后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

    4. (4) 图四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是什么军事行动?

    5. (5) 图四反映的事件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谁的正确领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