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8-08-07 浏览次数:3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物理学史上,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科学家是( )
    A . 开普勒 B . 伽利略 C . 卡文迪许 D . 牛顿
  • 2. 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飞行时间为( )

    A . 1s B . s C . s D . 2s
  • 3.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河岸笔直,河宽4m,河水流速为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0.8s B . 船在河中运动速度一定为5m/s C .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s D . 船不可以垂直过河
  • 4. 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发现毫秒冲量“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x10-3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恒力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为 ,在此过程中,恒力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

    A . B . C .   D .
  • 6. 假设月球半径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嫦娥三号”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 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 点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飞船在Ⅱ轨道上由 点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B . 飞船在 点点火变轨前后相比较,变轨后动能减小 C . 飞船在轨道Ⅲ跟轨道Ⅰ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 . 飞船在轨道Ⅱ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 B .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再增加 C .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再减少 D . 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加
  • 8.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中) 关于功率公式P= 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P= 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 .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C . 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 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 9.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距离为H,若选取最高点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小球在抛出点((刚抛出时))的机械能为零 B . 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机械能 C . 小球落到地面时的动能为 D . 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 10. 质量为2 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2 s落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关于重力做功及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200 W B . 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200 J C . 落地前的瞬间物体的动能是200 J D . 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200 W
  • 1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 .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B .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C .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12. 如图,abc是垂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c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他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 . 2mgR B . 4mgR C . 5mgR D . 6mgR
  • 13. 质量为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 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
    A . B . C . D .
  • 14.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若已知月球半径约为1.72×103km,万有引力常量6.67×1011Nm2/kg2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m/s2.估算月球质量的数量级为( )
    A . 1016kg B . 1020kg C . 1022kg D . 1024kg
二、实验题
  • 15. 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做平抛运动的小球的运动轨迹.

    1. (1)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a.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 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 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 (2) 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 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 和竖直坐标 ,图中 图像能说明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a.  b.  

      c.   d.

    3. (3) 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 ,测得 两点竖直坐标 为5.0 为45.0 两点水平间距 为40.0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取10 )

  •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10m/s2 ,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1. (1) . 要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符合机械能守恒,除了图示器材,以下实验器材必须要选取的有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 . 秒表 B . 刻度尺 C . 天平 D . 交流电源
    2. (2) 运用公式 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 为此所选择的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
    3. (3) .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像应是下图中的哪个

    4. (4) .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5) .通过计算,数值上△Ep△Ek(填“>”“=”或“<”),这是因为
三、解答题
  • 17. 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1∶4.

    求:

    1. (1) 线速度之比;
    2. (2) 角速度之比;
    3. (3) 向心力之比.
  • 18.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5kg的木箱,在一个大小为200N与水 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前进了30m,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所做的功及合力做的功。(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sin37°=0.6,cos37°=0.8)

     

  •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木块在倾角 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 取10 ,求

    1. (1) .前2 内重力做的功;
    2. (2) .前2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 (3) .2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 20. 如图所示,雪道与水平冰面在 处平滑地连接.小明乘雪橇从雪道上离冰面高度 处自静止开始下滑,经 处后沿水平冰面滑至 处停止.已知小明与雪橇的总质量 ,用速度传感器测得雪橇在 处的速度值 ,不计空气阻力和连接处能量损失,小明和雪橇可视为质点.( 取10 )问:

    1. (1) .从 过程中,小明与雪橇所受重力做了多少功?
    2. (2) .从 过程中,小明与雪橇损失了多少机械能?
    3. (3) .若小明乘雪橇最后停在 的中点,则他应从雪道上距冰面多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