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7-02-08 浏览次数:6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败 B . 塑料降解 C . 玻璃破碎 D . 动物呼吸
  • 2. 鱼肉、牛肉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 油脂 B . 糖类 C . 维生素 D . 蛋白质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用石墨做电极 B .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 . 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 . 用铁做成铁钉
  • 4. 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 B .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 . 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 .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 冬天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门窗紧闭 B . 厨房中燃气泄漏时,迅速打开排气扇 C . 儿童和老年人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钙 D . 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
  • 6. (2017·娄底模拟) 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 .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 C .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7. 下列实验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

    ①过滤  ②稀释浓硫酸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④ C . 只有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食盐水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9.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锌和稀盐酸 B . 二氧化碳和水 C .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D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 10.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大气污染物 B . 都能与水反应 C . 都能还原氧化铜 D . 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生成
  • 11.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则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 12.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 .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 .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13.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
    A . 水银、蒸馏水、从化米酒 B . 冰、干冰、冰红茶 C . 氮气、沼气、空气 D . 金刚石、铁矿石、生石灰
  • 14. 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容易生锈而钢不会生锈 B . 生铁是含有碳的铁合金 C . 炼钢的过程是把生铁变成纯净的铁 D . 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 15.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 . 酸性变弱 B . 碱性变强 C . 酸性不变 D . 酸性变强
  • 16. 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 . C和CO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 B . 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 . 碳酸饮料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 1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 . 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 . 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18.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若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B . 用量筒量取100g水 C . 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D . 用烧杯量取91g水
  • 19. 下列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Cu粉中混有铁粉(硫酸铜溶液) B . 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C . 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 . 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 20.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人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丁产生气泡比丙的更快;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丁>丙>甲>乙 B . 乙>甲>丙>丁 C . 丙>丁>甲>乙 D . 丁>丙>乙>甲
二、<b >填空题</b>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氢原子
    2. (2) 三个铁离子
    3. (3)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4. (4) 一种钾肥
  • 22.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 (1) 工业上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2. (2) 食品包装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3. (3) 用天然气作燃料
  • 23.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来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 (1) 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填序号)

      ①食盐;②干冰;③面粉;④木炭粉.

    2. (2) 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有些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填序号).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无色酚酞试液③pH试纸

    4. (4)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 (5) 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 24. 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 ,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 (1)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性质有(写一条).
    2. (2) 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和另一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NH22=C3H6N6+6NH3↑+3X↑,则X的化学式为
    3. (3) 通常人们以测量氮元素的含量来衡量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一些不法分子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是(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加入三聚氰胺可以增大牛奶中氮元素的含量,这种做法(填能或不能)增大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 25.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2 , FeCl3 , Na2CO3 , 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II)取(I)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

    (III)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三、<b >实验题</b>
  • 26.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 (2)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 (4) 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填序号),该制备方法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某同学用C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27.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观察到固体只有少量为红色,黑色成分含量较多,于是决定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加如下探究过程:
    1. (1) 对固体成分猜想.

      猜想I:固体含铜、木炭和氧化铜;

      猜想Ⅱ:固体含铜和

      猜想Ⅲ:固体含铜和

    2. (2) 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操作流程及现象如下:

      该学习小组由上述实验及现象得出固体成分含铜、木炭和氧化铜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 (3) 步骤 ②包括溶解和两步操作,使用到的仪器有
    4. (4) 写出由固体B生成蓝色溶液E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 28. 牙膏中的填充剂一般为碳酸钙、二氧气硅、氢氧化铝,其中“黑妹”牙膏用的填充剂是碳酸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填充剂是碳酸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