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鹤壁市2018年中考政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8-06-21 浏览次数:8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2017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演讲中,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这是因为(    )
    A . 改革是立国之本 B . 改革能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活力 C . 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D . 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2.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是因为(    )
    A .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B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 . 中国是一个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D .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3.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告诉我们(    )
    A .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各国应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B . 合作可以消除国家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C . 个体离不开集体,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D . 应加强国际合作,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4. 2018年3月10日,从教育部门获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日前晓,我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13名教师人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包括两个层次的五类人才,共计1635人。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67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15人,教学名师195人,青年拔尖人才138人。河南人才入选“万人计划”说明(    )
    A . 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B . 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C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D . 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二、<b >多选题</b>
  • 5.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2018年3月2日上映。截至3月12日,该片全国票房已突破2.4亿元,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纪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长高晓虹认为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样的纪录片获得大家的好评,不只是电影的成功,也不只是纪录片的成功。你认为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成功的原因是(    )
    A . 体现了人民的文化自信、人民对国家的认同 B . 影片开启民智,提升民心,鼓舞士气,助推时代,实现了精神引领的作用 C . 该部影片画面华美,引人入胜 D . 反映出观众对于正能量作品的认可,对于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作品的喜爱
  • 6.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们需要(    )
    A . 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B . 把控制房价、改善民生问题作为2018年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 C .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D . 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 7.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常委到上海拜谒党的一大会址、到浙江嘉兴南湖瞻仰红船。总书记特别重申了“红船精神”。他指出,这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的弘扬(    )
    A . 能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 B . 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关键 D . 是中华民族精神永续发展的需要
  • 8. 对超额计划(定额)取用水量加倍征税,规定回用水、抽水蓄能发电取用水,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不征收水资源税……作为全国第二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省份,河南省于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这有利于(      )
    A . 缓解水源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B . 完善绿色税制,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C . 践行基本国策,推动落实科学发展 D . 优化生态建设,源头禁止水源浪费
三、<b >辨析题</b>
  • 9. 目前,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现象非常多见。一些私家车“有空就停”“有空就钻”,挤占道路,导致学校门口附近上下学拥挤现象,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引发交通事故。一些中小学开展“步行100米,自主低碳上学”等活动,使家长树立文明停车,安全出行新风尚。

四、<b >非选择题</b>
  • 10.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了55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笑”,2018年3月1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致敬群体。

    材料二: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故事激励着所有人。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植树造林,现在建成了面积广阔、苍翠茂盛的森林,“他们用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森林又回来了。”索尔海姆激动的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激励着全球其他地区的人们,我将到塞罕坝林场,与建设者们会面,聆听他们的故事”。

    1. (1) 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事迹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 (2) 弘扬塞罕坝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 (3) 请你为弘扬塞罕坝精神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 11.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材料二:小强通过调查了解到地政府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采取了以下举措:举措一:为了提高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引进了一家高科技企业和高污染企业。举措二:实施雨露助学计划,对当地贫团学生给予多种形式的救助。举措三:落实大众创业,鼓励当地一些黑作坊生产、销售不合质量标准的食品。

    1. (1) 人民的“八个更”说明了什么?
    2. (2) 如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些需求?(两个方面即可)
    3. (3) 请你对上述举措进行评析。(任选两个举措评析即可)
  • 12. 阅读材料:

    材料一: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家风的重要性。重视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风,是一种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现象,代表着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家庭生活之中;家风,是世世代代相传的规矩与祖训,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言行;家风,是家长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材料二:央视科教频道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焦裕禄有“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至今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杨善洲任县委书记时既没有利用职权给家人“农转非”,也没有为儿女端上“铁饭碗”,女儿结婚时杨善洲要求从简办事,不让请客、不让收礼。家风为政风提供道德基础,政风为家风增添政治内涵。

    据悉,你校团委正在开展“了解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开展此类主题活动提供两种活动形式。
    2. (2) 列举你所知道的古代著名家训。(两例即可)
    3. (3) 无数产党人用自己的家风故事感动了后人,他们的红色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请问:传红色家风有何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即可)
  • 13. 九(1)班小峰同学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在平常学习中总爱搜集家乡的时政信息,以下是他搜集到的部分信息,让我们与他一起分享。
    1. (1) 【活力河南】河南省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如下图表

      上述图表表明了什么?

    2. (2) 【河南速度微视频】《厉害了,我的河南速度!》一经推出就刷爆了朋友圈。这部微视频用无人机航拍与延时手法相结合,展现了快速发展中的河南,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河南速度”日益喜人的原因有哪些?(两个方面即可)

    3. (3) 【美丽河南】2017年10月14日,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未来10年,河南对国土绿化、资源保护、森林质量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绿色高新产业等内容将进行全面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的总体布局。

      请你为建设“美丽河南”建言献策。(两个方面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