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05 浏览次数:38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顶是(    )

    A .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 没有丰富的中文修养就难以深窥中国画的奥妙,从而探骊得珠 C . 日本政府理直气壮地决定购买钓鱼岛,妄想将钓鱼岛“收归国有”,这些举动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D .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 2. 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陈胜、吴广喜,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A . 鬼                  念:考虑 B . 书帛曰            丹:用丹砂 C . 置人所鱼腹中        罾:渔网 D . 怪之矣            以:同“已”,已经
二、<b >默写</b>
  • 3.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

    ,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⑦欲将轻骑逐,。(卢纶《塞下曲》)

    ⑧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三、<b >其他</b>
四、<b >名著导读</b>
  • 5.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 B .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C .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为保生辰纲的安全,他煞费苦心,处处小心谨慎,但生辰纲还是被吴用等用计夺取。 D .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蔡京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2. (2)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接着来的是一只金龟子,顽强地滚着一个屎球。汤姆碰了碰它,看它把腿贴住身体收起,装死。这会儿,鸟儿已经嘁嘁喳喳叫得很欢了。一只猫鸟——一种北方的模仿鸟——落到汤姆头顶的一棵树上,自鸣得意地模仿它的远邻颤着声儿唱。忽然,一只樫鸟尖叫着,像一道蓝色闪电一样冲下来,停在一根汤姆几乎伸手就可触到的树枝上。

      选段讲述的是三个“小海盗”在(地点)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出三个少年的生活情趣。

五、<b >综合性学习</b>
  • 6. 按要求答题。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校初三(2)班晚上10:30自习结束。②班主任有令:每晚自习结束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信息:①。②
    建议:
六、<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 , 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庄烈帝)召象昇督天下援兵。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遂战。旦日,骑数万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 (1)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杨陆凯惧众残其尸而伏其上”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象昇设伏大破 B . 怅恨久 C . 故时有物外 D .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2.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 . 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 . 在贾庄和清兵作战时,卢象昇向起潜要来了救援。 D . 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贼骇

      顺义:

      ③骑数万之三匝:

      ④惧众之其尸而伏其上: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象昇虽文士,善射。

      ②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

七、<b >诗歌鉴赏</b>
  • 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①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1. (1) 请赏析第二句中“蘸”字的妙处。

    2. (2) 三、四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哲理?

八、<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摔打成就人生

          ①侗族人的孩子五岁、十岁、十五岁要经历过三次滚烂泥巴,能够从烂泥巴的一头顺利地滚至烂泥巴的另一头,就说明这孩子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父母们方可一致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成年人。今后孩子的事情父母们将不再像以往那样,事事过问,以后子女成长的道路走得如何几乎全凭孩子他自己。

          ②人生的征途中,能够滚上几滚烂泥巴算得上是一件幸事。“做任何事情,几乎不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汗水,不需要三番五次的思考,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将事情做到自己计划的标准,取得成功。”坦白地讲这是身在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渴望不已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偏偏就不是那样的一帆风顺,不会那样的简简单单,其间若想成功,付出的是比常人多几倍的汗水,耗尽的是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花出的心血、叹息、苦水、无奈、哀伤、荆棘、崎岖。因此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征途中,不可能全是整洁平坦的大道,脚下迎来不平的沟坎,闯进畏惧的荆棘,遭遇人生的烂泥巴也是在所难免的。遇见了人生的烂泥巴,畏惧退缩,停滞不前终究不是正确的选择,怎么办才好?别无选择,只有满怀信心,鼓足全身的勇气,滚过战胜人生的烂泥巴,才会迈向新的征程。

          ③“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因李陵之祸,得罪于汉武帝,被武帝处以宫刑,幽于缧绁,靠着执著的追求,凭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才会“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成了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史家之绝唱《史记》。可见我们中国历史上那些先贤大家们之所以取得一番成就,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他们也遭受了人生的苦痛,凭着坚定和执著,经历并且滚过了他们自己人生的烂泥巴,做出了流芳百世、受人尊敬的杰作,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由此看来,人生的征途中,能够滚上几滚烂泥巴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幸事。

          ④滚一身烂泥巴,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反反复复地起起伏伏多少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生。老家也有这么一句话“要想人前显贵,背后必须受罪”。话中之意无疑也是讲的这道理。旧时乡村那些民间老艺人,吹鼓乐的唢呐手,为了家庭的生活,离家百里,拜师学艺,为了将几个音律演奏到位,真不知受到师傅们的多少呵斥,为了学好向往的唢呐鼓乐艺术,有多少做徒弟的不都是默默忍受着?为了成为百里八乡有名的说书人,有多少人白天走街串巷,夜晚还要强忍着眼睛的疼痛阅读评书蓝皮话本,一遍遍地自言自语反复练习?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大师,不经过穷苦生活的逼迫,不经过辛勤劳苦几十年游走乡村的大量演出和潜心钻研,怎么能够在戏曲艺术的花园里独树一帜,成为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家?

          ⑤“玉不琢,不成器”“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这些解释“人生烂泥巴”道理的话语还少么?

          ⑥同样,我要说的是“人不摔打不成才,人生需要摔打,经过摔打后的人生方可成就真正的人生”,你说不是么?

    1.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本文开头讲侗族人的孩子滚烂泥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①段中加横线的“几乎”这个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4. (4) 第③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 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 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1. (1) 请简析标题的含义。

    2. (2) 试概括文中令孩子们倍感温暖的三件事。

    3. (3) 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 (4)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②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雨打芭蕉,美。(品味加横线语气词的情味)

    5. (5) 文章第⑲段中写到“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会有些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合理想象,描绘一幅画面。(温馨提示: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字数在80字左右)

九、<b >作文</b>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所叙事要源于生活,所抒情要真切自然;②不能出现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