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海南海口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05 浏览次数:9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琼剧表演及竹竿舞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海南传统文化的熏陶。 B .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2.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 . ①⑤④②③ B . ①⑤③②④ C . ②④①⑤③ D . ③②④①⑤
  •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乡》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C .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 . 《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二、<b >书写</b>
三、<b >其他</b>
  • 5.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岁月的山峦积着沧桑,生命的泉水涤荡着chéng澈,心灵的花草散着芳香。这梦一般的岁月纯净而美好。悠然行走在美丽的世界里,让自己跨越的姿势①(A.粗犷B.优雅)而蹁跹。优雅是生活的姿态。优雅的生活,就是在某个细雨霏霏的春日里,双手托腮,独坐窗边,聆听窗外细雨独奏的美妙乐声;优雅的生活,就是炎热的夏季,静坐大树下,感受微风带来的丝丝凉意;优雅的生活就是在②(A.天高气爽B.狂风暴雨)的秋季,慢步原野,与落叶对话,和秋雨相伴;优雅的生活,就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jū一捧雪花,握一份惬意。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划线的字注音

      chéng

      一捧雪花

    2. (2)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 6.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四、<b >综合性学习</b>
  • 7.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日常交际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礼仪用语。请阅读下面表格中列出的集中交际情景中常用的礼仪用语,完成后面的题目。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初次见面

    久仰

    好久不见

    久违

    宾客来到

    光临

    请人别送

    留步

    请人原谅

    包涵

    请人帮忙

    劳驾

    麻烦别人

    打扰

    托人办事

    拜托

    1. (1) 小宇、小浩约好六点钟到小浩家集合,一块去打羽毛球。小浩因临时有事外出,来不及通知小宇,请爸爸在家等小宇并向小宇解释。小宇准时赶到小浩家。请你发挥想象,把二人见面的情景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运用上面表格中相应的礼仪用语(至少两个)。

    2. (2)

      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各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

      ①内容上:

      ②格式上:

五、<b >默写</b>
  • 8. 古诗文默写。

    ①写出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体现物候的两句诗: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晏殊《浣溪沙》)

    ,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⑥人生路上,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应坦然面对,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

六、<b >诗歌鉴赏</b>
  • 9. 古诗词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七、<b >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水皆

      甚箭

      蝉则千不穷

      鸢飞天者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天山共色       

      ②猛浪若       

      ③经纶世务       

      ④横上蔽       

    3. (3)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 (4) 结合文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子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子韫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子韫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 (1) 第④段中为什么“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2. (2) 第⑤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3. (3) 读完本文,你认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的一群孩子?

    4. (4)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

    5. (5) 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 , 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 , 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1. (1)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2. (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文章第⑤段划线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 (4) 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九、<b >作文</b>
  • 13. 阅读下面材料,请任选一题作文。

    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干,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园主回答。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Ⅱ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一天下午放学后,突然下起了大雨。天色暗了下来,左腿残疾的小苗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刘老师看见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小苗的爸爸妈妈送一位邻居到医院刚回来,看见儿子被刘老师送回来了,非常感激。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